国务院要闻 | 湖北要闻 |
荆州要闻 | 工作动态 |
大事记 | 县市动态 |
土地资源是农业的根基和命脉所在,如何借助现有农业产业基础,更高效挖掘土地价值,提升农业质效,是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。公安县麻豪口镇积极探索,借助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“东风”,采取试点先行、整村推进的模式,在黄岭村蹚出了一条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发展的新路子。
走进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,田成方、路成框、渠成网。田里的稻谷刚刚收割,小龙虾宝宝就已经露出了小脑袋。
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党总支书记龚道平:“收割以后上了浅水,小龙虾的幼苗就出来了,你看沟边的地方,那个浑水的地方有洞的,就是小龙虾从洞里面已经出来了。原塘养殖,稻虾共生在里面,整体来说是小龙虾抱卵孵化期。”
黄岭村处于崇湖流域范围,过去村里的田块分布零碎、经营权分散、农田设施薄弱、土地利用率低。加之部分沟渠淤塞严重、水体流通不畅,养殖尾水随意排放,给崇湖生态带来挑战。为推进崇湖流域综合治理、履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职责,公安县向上申报并实施了2022年度麻豪口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。项目区涉及麻豪口镇黄岭村、鹅港村、麻口村和崇湖国家湿地公园。黄岭村在3组率先推行小田并大田模式,将148块零散的小面积田块改成了30块面积19亩的耕作田块,实现一户一田,土地资源由“零碎化”变“集约化”。
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党员段道坤:“我以前20亩田是三块,现在是一块田,种稻面积原先12亩,现在有种稻面积是16亩,无形中增加了4亩田,现在都是机械化,现在基本上每亩粮食增产30到50公斤,小龙虾也增产15到40公斤。”
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,黄岭村里的死角田、废沟渠改成了高产耕地。耕地整治连片后达到规模经营条件,提高了对外承包地的租金,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。
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党总支书记龚道平:“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,我们黄岭村总共新增了耕地面积325亩,黄岭村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万元。2024年6月24日、6月28日连续两场大的暴雨,黄岭村没有一块土地被水淹,我们生活在湖区,以前经常是一夜之间把所有的秧苗淹没在水中。整治以后降低了土地落差,高田和低田的比例降低以后,整体的抗灾害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。”
在黄岭村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,项目区各村统一摸排可实施农田整治的田块和数量,利用5月下旬龙虾种养结束到7月上旬水稻播种的间隙期,集中开展万亩农田综合治理“双月会战” 。同时,针对项目区内沟渠水域环境存在富营养化、栖息地贫乏等问题,同步开展农田生态和湿地生态一体保护修复,重塑项目区生态系统。
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(项目管理现场负责人)周伟:“利用大沟大渠水体联通、种植水草、放养鱼类、岸坡绿化等措施,恢复水体自净化功能,实施农田尾水生态循环净化利用和达标排放,保证了一湖清水,水质已由五类提升为四类。目前大量越冬鸟类到崇湖觅食休栖。青头潜鸭数量已由当初的十数只繁衍到一百多只。”
目前,麻豪口镇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已建成1.3万亩标准化虾稻基地,区域内耕地质量提升一个等次;乡村绿化率增加1.5%以上,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用地布局得到显著优化。
荆州市国土整治与征地事务中心主任彭晓军:“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,正开展万亩小田并大田、小流域综合治理,共同缔造等三项试点工作,已基本形成荆州区项目的‘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’、沙市区项目的‘共同缔造’、公安县项目的‘小田并大田、一户一田’‘稻虾共养、稻蟹共生’,项目建设成效明显。”